“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狂沙始到金。”对于众多考研学子而言,历经千辛万苦,终于等来了考研成绩的揭晓。然而,现实总是残酷的,部分考分并不理想的考生,心中不免涌起一丝焦虑与迷茫。当考研初试成绩与第一志愿失之交臂,调剂便成了他们通往研究生之路的“救命稻草”。但网上关于考研调剂的帖子和攻略“鱼龙混杂”,一时间让考生难辨真假。别慌,今天就为大家揭秘今年考研调剂必知的四个关键步骤。
第一步:确认资格是前提。拥有自划线资格的高校和划国家线的高校,在调剂的时候某些程序略有不同,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——考生必须具备调剂的资格,这就像是开启调剂大门的“钥匙”。所谓调剂的资格,就是考生达到了国家线或者自划线学校的分数线,但由于报考学校的招生计划的限制,不能被安排复试或复试后不能被录取。想象一下,你已经站在了调剂的赛道上,却发现自己没有参赛资格,那该是多么遗憾啊!所以,一定要先确认自己是否拥有这把“钥匙”。
第二步:申请学校分先后。一般都是自划线学校的分数线先公布,这就像是一场比赛提前公布了部分选手的成绩。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,先在这34所学校中寻找可以调剂的机会,就像在宝藏地图上先标记出可能有宝藏的地方。等国家线公布后再“广撒网”,扩大自己的选择范围。这一步就像是下棋,要步步为营,先占据有利位置,再全面布局。你会优先选择自划线学校的调剂机会吗?
第三步:网填信息有区别。一般在国家线公布后,相关调剂系统才会开放,而34所自划线学校的分数线会早于国家线公布。这就导致申请调剂到不同类型学校的考生,网填信息的方式也有所不同。申请调剂到34所自划线学校的考生应该与学校联系,争取到面试机会并且被通知录取后,再登录调剂系统填写个人信息,补办这个手续。就像是先拿到入场券,再去办理门票。而申请调剂到划国家线的学校的考生,要先在调剂系统填写个人信息,然后再联系学校,并参加复试。这一步可不能马虎,一旦填错或者填漏,就可能与心仪的学校擦肩而过。你觉得这两种网填信息的方式哪种更合理呢?
第四步:收《调剂函》来确认。通常考生申请调剂后,如果调剂院校愿意,会在复试前一个星期通知考生本人。考生复试结束后,如果成绩不错,就称作被学校拟录取了,会取得一份《调剂函》。等调剂院校以“第二志愿”的名义将考生的档案及资料从第一志愿学校调出时,考生就正式被录取。这就像是一场漫长的旅程,终于到达了目的地。拿到《调剂函》的那一刻,所有的辛苦和努力都有了回报。
最后,再给大家一些特别提示。去院校咨询时,老师通常最注意三点(主要针对应届生):考试成绩、报考的第一志愿学校、毕业院校。文理有别,通常文科报考人数多,分数普遍偏高,因此,考生可尝试调剂到理工科学校或者院系。记住,没有“破格费”一说,网上盛传的“交破格费就能录取”是不可能的。希望大家都能在考研调剂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“光明大道”。